在贵州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孕育着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
作为贵州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出版社之一,我们有义务为读者出版更多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相关的图书。让大家了解贵州,喜爱贵州,一同揭开这些瑰丽多姿的少数民族的神秘面纱。
十二部古歌封面
汉语民间韵文体作品,有“歌”和“谣”之别。有乐曲可以唱的称为“歌”,只诵不唱的成为“谣”,合称“歌谣”。
在布依族中,也有与汉族相对应的称谓,可以唱的称为“温”(weanl),只诵不唱的称为“比”(bic)。
布依族的weanl作品可谓汗牛充栋,今天推荐的这套《布依民歌荟萃》只能算是沧海一粟。但编译者用心良苦,分别收录了用大调、小调演唱的作品以及在仪式活动中演唱的十二部古歌,用布依文、国际音标和汉语对译、意译的方式排列。
《布依民歌荟萃》分为《布依民歌荟萃——小调情歌卷》、《布依民歌荟萃——大调民歌卷》、《布依民歌荟萃——十二部古歌卷》3卷,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收集了在布依族民众中迄今依然广泛流传且有深刻影响的民歌。
望谟是布依族文学的富集之地,布依族很多文学样式至今都仍在此地流行。此地的布依文学不仅文学样式多,而且作品数量丰富。本书收录的“大调”“小调”以及“十二部古歌”,就是望谟诸多韵文类作品中的一部分。
大调、小调主要是从音乐角度所作的分类,而“十二部古歌”则主要从作品结构和演唱场合、演唱方式所作的分类。大调音域一般只有五度,稳重沉静。小调主要唱情歌,音调较为开展,音域也扩展到八度,歌手常在高音和结尾使用假声唱法,别有一番情趣。由于流行地区不同,曲调也有所差异。
“十二部古歌”的内容主要是情歌,流行于贵州省望谟、罗甸、册亨等县。歌手们将情歌按青年男女相逢之后从认识到相知相爱的发展过程编成具有连贯性的十二组歌,在结婚和立新房时,受邀到事主家里演唱。对唱的双方每方两人,在婚礼上演唱时,女歌手坐在新房内,男歌手则坐在堂屋的火塘边,隔着板壁对唱。
通过这套《布依民歌荟萃》,不仅让读者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韵律特点,而且对认识和了解布依族民俗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节选自《布依民歌荟萃——十二部古歌卷》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