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糯食制作技艺

罗春雷
2019-05-02
来源:布依族在线

望谟县布依族把糯食看成是吉祥、富贵的象征,用糯米做成的食品,除用于大大小小的节日外,还用于操办红白喜事、走亲访友等。

布依族糯食制作技艺 灰粽.jpg

糯米有味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望谟县布依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对糯食的加工制作有许多精湛的技艺,做出美味可口的糯米食品就有20多种,成为布依族饮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糯食文化。

糯米粑的做法是先用打米机把糯谷舂打成米,再用簸箕簸干净,取所需数量的糯米放进桶里或大盆大锅里,用冷水浸泡24小时至48个小时,然后取出放簸箕里把水滤干,再放进蒸笼里烧柴火蒸熟,其间要打开洒几次水,使蒸出来的糯米软和,倒进粑槽后让二至四名有臂力的男人,各拿一根长1.6米左右、比锄头把略大一点的粑棒,一上一下地打糍粑,中途停顿两次,用粑棒将散开的糯米搅到一起再接着打,一槽糍粑需要打20分钟左右,等候在旁边的妇女用芝麻抹手,把糍粑捏成三四两一个,做成圆型糍粑,其中分有糖和无糖两种,月亮型的糍粑里面则以饭豆做夹心。

布依族包的粽粑别具一格,先将包粽粑的叶子洗净晒干,然后将一把糯谷草烧成灰放进糯米中,添加适量的盐和猪油,用手搅拌,而后把几斤五花肉或肥肉切成长10厘米, 宽5厘米,有筷子厚,用盐和草果粉拌匀,或是把香枓放进煮好的饭豆里,做完这一切,就可以包粽粑了。每个粽粑用两张粽粑叶来包裹,里面放上2两糯米,中间夹一片肥肉或饭豆,包好用糯谷草捆4道,每道间隔15厘米,剪掉粑叶上长出的把,用大锅煮熟就可食用。

粽子形状为一头尖一头椭圆型,煮熟重二三两,其做法比粽粑简单,只用一张楠竹叶来包糯米,有的放点盐,大多数什么也不放,外面交叉捆几道,捆的谷草有一头放长20厘米,方便把粽子捆在一起。三角粑用的是芭蕉叶,将糯玉米用石磨磨细,包好蒸熟就行了。

褡裢粑以糥米为主要原料,取所需数量在15至20度的温水里浸泡三至四个钟头,然后滤干用石磨磨成粉沫。褡裢粑在夹心的配料上分五种:一是舂细花生仁和红糖;二是舂细芝麻和红糖;三是把五花肉跺碎,与糯米粉拌匀;四是把少量去皮的芭蕉与糯米粉舂溶为一体;五是将舂细的红糖与糯米粉搅拌在一起。在洗干净的芭蕉叶放粑粑的这一面沫上一点猪油,使粑粑不粘连在芭蕉叶上,食时容易撕掉。包褡裢粑时,取2两揉好的白糯米粉在中间放进佐料(与芭蕉、红糖搅拌的不再放配料),压扁分别放在芭蕉叶的两端,中间隔开,把芭蕉叶两侧包盖起来,将两头的粑粑重叠在一起放入蒸笼,蒸熟即成有特殊香味的褡裢粑。

米花糖的制作是先将糯米打成雪白泡松的米花,用猪油和植物油炸泡,油的温度在130至150度之间,油炸米花十秒钟左右捞出,依据米花的数量在锅里放水和红糖,烧开后将锅抬离火口,倒米花入内拌匀。做成的产品有两种,一是用手捏成小碗大的圆型米花,吃时拿放在小碗里放上热开水,米花自然融进水中,十分爽口。二是将米花倒在案板上的木框里,铺平压紧,切成方块,食用酥脆香甜。(罗春雷)


阅读609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