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宁南县布依文化旅游

潘德阳
2019-07-16
来源:宁南县布依学会

宁南县布依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了与稻作活动相关的农耕文化,并使之一脉相承,世代相传。布依族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工艺以及婚姻家庭、道德、风尚习俗、节日文化、宗教信仰、语言文学、文学艺等,都充分体现了农耕文化的特点,构成了完整的布依族文化体系,成为布依族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布依族地区旅游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关键在于正确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旅游自然资源和布依族文化资源,如果没有布依族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民族文化,如果不与布依族地区的旅游自然资源相结合,使之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其开发利用就会受到很大限制,也不利于布依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1、总体空间布局。根据《宁南县旅游总体规划》,在县域内旅游资源分布、产业布局、交通条件、白鹤滩库区建设及相关发展规划,将宁南县旅游总体空间布局确定为:一心、四区、一带、两环线。一心:宁南(县城)康养度假中心,四区:白鹤滩-金沙江大峡谷旅游区、贝母山生态避暑度假区、大同红土梯田观光区、西瑶布依民俗风情体验区,一带:黑水河百里桑海特色农业休闲带、两环线:西部旅游环线:县城—老观音寺—幸福茶岭—稻谷牧场—贝母山—天台山—县城、东部旅游环线:县城—大同红土梯田—白鹤滩大坝—金沙江大峡谷(游船)—葫芦口—黑水河(游船)—县城。

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充分突出和展示乡村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时令风俗、工艺游艺、体育竞技、信仰崇拜等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

2、前期基础设施

抢抓“增减挂”政策机遇,乘势而上,完善交通、水电、网络、美丽布依三寨(旧寨、新寨、水寨)、宾馆、农家乐等基础设施建设。

食、宿、行、游、购、娱是旅游的六大要素,概括起来就是要“引得来、有得玩、留得住”

——引得来:宁南县是四川省最大的布依族聚居区,将通过对布依族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以“做一天布依族人”为发展思路,以布依族农耕文化、民间文学、歌舞文化、民间曲艺、民族工艺文化、特色饮食文化等为载体,通过一系列独具布依特色的项目,将西瑶乡打造成一个以拉洛村布依山寨为核心向四周不断扩散发展的集四川特色布依族历史文化、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大“布依山寨”,真正切实地叫响“川布依、看宁南”的响亮口号。

——有得玩:以布依族原生态民俗文化为核心,涵盖布依族饮食、音乐、戏曲、医药、宗教信仰、婚俗等传统,依托现有居民小院打造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休闲小院。以布依族历史文化悠久的蜡染工艺为主题,开展蜡染历史展示、艺术成品展览、销售、游客制作体验、手工制作表演、布依风筝制作等项目,打造集织染文化、旅游、购物为一体的多功能的旅游购物体验民俗小院。以布依族的音乐、戏曲为依托,打造集游客体验、文化展示、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承于一体的民族戏曲小院。以结合旅游休闲接待的要求,发展一批布依民族文化特色的宿舍、休闲、棋牌、餐饮等接待不同功能业态的民俗度假休闲小院,如民俗酒吧、客栈、书吧、美食小院等。以西瑶乡自然优美的梯田景观为依托,结合布依族的风俗文化,打造集观光、体验于一体的景点,忙时开展梯田观光、梯田摄影等项目,闲时开展梯田民俗实景表演、水田摸鱼、田埂运动、农事体验等项目。把布依族音乐、舞蹈结合起来,每天都有布依族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

——留得住:留客过夜是关键。旅游发展得千好万好,如果游客来了只是蜻蜓点水般地游览几个景点就走人,而没有留下来过夜,那就赚不到宾馆、餐饮、休闲、娱乐等大头的旅游收入。旅游要从过去的一日观光休闲游转变为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2日以上游。利用现有的民居打造一批上档次的民宿,集餐饮住宿于一体农家乐或者客栈。

打造“布依水乡”。抢抓“增减挂”政策机遇,乘势而上,打造拉落村布依山寨,统一修建具有布依民族风格的建筑引入西瑶湖的水,修建贯穿拉落村的水网体系,让老寨每家每户门口都有涓涓细流经过,修建一个直径10米的水车,打造独具特色的布依水乡。

布依“三寨”规划:布依三寨是指新寨、老寨和水寨。布依新寨以现有新寨民居建筑为依托,开展布依族特色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旅游项目。布依水寨以板栗树水库和沿线溪流、植被景观为基础,以生态化、自然化的方式进行景观丰富,增加可游赏性,其功能定位为观水、亲水、戏水、游水为主题的贺信生态观光游览区,在水库两边搭造滨水栈道、亲水平台、观水亭廊、码头及垂钓区,以生态材质为主,多采用竹材质,保留沿湖景观生态型,供游客休憩、品茶、观湖、垂钓、依托西瑶湖安排布依风情水上表演、游船游览。布依老寨是将拉落村现有的民居小院,荣合布依族原生态民俗文化,涵盖布依族美食、文字、音乐、戏曲、医药、宗教信仰、婚俗等传统,打造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休闲小院。将原始的居住空间转换为居住+展示、居住+接待或居住+休闲等复合空间,梳理建筑流线。对于较大的院落,可着重打造前院景观,适度开放院落空间,联通院落内外环境,将原有民居打造成适合游览接待的风情小院。将水系引入规划区,沿梯田水渠、老寨街道形成沿街景观水系。将现有的硬质水渠景观化,使用堆石块、养水草等方式,柔化水池边界。将水引入寨中小院,形成鱼池,并养殖锦鲤等观赏鱼,形成条条街道有活水,户户院落有活景的生态景观。

3、宣传

利用省、州、县各种节、会等平台,高节奏、高频率、高强度宣传推介宁南布依文化旅游线路、品牌。

①建立宁南县旅游网站

建立宁南县旅游宣传网站,常年不断地采集和发布与宁南县旅游相关的资源(景点、节事、活动、旅游产品、旅游商品、酒店与服务等)的电子化信息;宁南县布依民俗旅游建设自己景区的网站,加强和深化宣传。

前期,宁南县布依学会已经建立“宁南布依”微信公众号,正在和贵州省布依学会合办“布依在线”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布依族百科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布依族网站等,都是宣传宁南县布依族地区旅游资源的有效载体。下一步,我们将利用一切可以宣传宁南县布依族的机会向外宣传布依文化民俗旅游。

②报刊广告

这种方式主要针对宁南县布依民俗旅游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在旅游行业刊物、主要报刊上作宣传广告。广告内容着重宣传宁南旅游形象和各景区的情况,还可邀请著名作家、记者发表游记、专栏等。

③电视及广播、广告

电视、广播、广告覆盖面大,传递速度快。电视广告的广告效果更为有效,但资金投入较大,适宜在宁南县重大旅游节庆前和旅游黄金周采用。成都、重庆、昆明等大城市广播电台虽然受众不像过去那么广,但是,出租车、自驾车和广大高等院校学生群体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口碑传播媒介,同时也是客源组成,因此不可忽视广播电台营销。

截至目前,我们已配合四川卫视2频道拍摄完成宁南县旅游宣传片,布依民俗旅游是重要的内容。

④制作户外旅游广告

结合全县旅游宣传,把布依民俗旅游的广告牌、灯箱广告、墙面广告可设置在成都、重庆、昆明、西昌、绵阳、宜宾、自贡、泸州等地的高速公路、主要街道旁以及机场、汽车站等人流集中的地方。

制作宁南旅游宣传明信片、挂历、粘贴画等,如果能将这些印刷广告与旅游商品的包装、旅游报刊及部分日常生活用品的包装结合起来将起到更好的效果。

4、布依民俗文化保障

①打造精品“旅游节”。宁南县现有“四季四节”,分别是布依族“三月三文化节”、夏季彝族火把节、秋季开杆节、冬季凯地里拉音乐节。桃花节和桑葚节、枇杷节等民俗乡村节庆活动。在宁南县节庆营销规划中,宁南县布依学会要在县文广体旅局的指导下,打造一批布依文化精品,再结合各种平台进行宣传,迅速掀起布依文化热,带动文化旅游经济强起来。要应充分利用其自然资源、水电资源、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等开展多元化的节庆活动,如以蚕桑、南丝路为主题的文化经济论坛、以水电工程为主题的水电工程文化论坛、阳光康养文化旅游节、户外运动健身节、消夏避暑节、亲水休闲节等旅游节庆活动。充分利用节庆旅游能汇聚人气、打响名气的优势,扩大其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在宁南县的主要节庆活动打造布依文化品牌,延长节庆旅游产品链,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将宁南布依文化与旅游产品深度融合,提高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质量,增强宁南知名度和吸引力,辐射周边县市,构筑区域一体化旅游体系;充分利用本县的凯地里拉温泉、旅游度假区、金钟山等景区景点以及桃花节、杜鹃花节、核桃开杆节、采茶节、凯地里拉音乐节展示布依族的歌舞、器乐、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使来到宁南的游客一年四季都能品尝到布依族的文化盛宴、领略到布依族浓浓风情。

要举全县之力,办好一年一度的“三月三”等文化旅游节,确保每年提升一次档次、提升一次品味,适时办好全国性的“布依文化论坛”,提升布依文化的知名度。

②民族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民族文化旅游不能宣传落后,不能以猎奇吸引游客。同时,民族的文化都不是封闭的,它都要与现代文化相适应,不断吸收现代文明的内容,使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宁南县布依学会要对布依族文化加以发扬提炼,使其更加通俗化、大众化、戏剧化,在此基础上展现特色,打造精品,进一步增强布依族文化在新的形势下、在市场经济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对管理模式、节庆活动、旅游商品和餐饮娱乐等方面的开发,营造游客所喜爱的环境氛围。景点开发建设在为布依族提供节庆集会场所的同时,更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展示宣传布依族文化和旅游观光休闲的功能。在景点开发建设中,要自始至终兼顾其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要辩证科学地处理好上述各种效益之间的关系。

树立旅游是文化经济产业,旅游必须与文化相结合才有生命力的旅游发展理念,重视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旅游与文化深度互动。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实施重点带动战略和旅游精品战略,支持优先发展重点推进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建设好民族民间文化精品景点和精品线路,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要加强特色旅游商品开发,使之成为承载特色文化的有效载体。

潘德阳,男,布依族,四川省宁南县布依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负责办公室事务、外联工作、外宣工作(负责管理“宁南布依”微信公众号)。先后撰写宁南县布依族的论文7篇,合著完成《宁南布依》一书,连续三年组织参与“中国宁南布依三月三文化旅游节”。

阅读376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